读书有用吗?
看到了这么一组据公开资料整理的数据图。
目前劳动人口分布,蓝领已经占到了4亿左右,是白领数值两倍。
随着近几年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提升,互联网的普及,从而衍生的网约车、快递员、外卖员、月嫂、美甲、收纳师……
现在的蓝领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传统印象中车间及建筑工人、保安、司机等;服务业也不再拘泥饭店、商超方面;

应该大部分人都听过这么个故事:
父母带着孩子出门在外,可能接触到蓝领群体,有的家庭为了教育孩子好好学习,会给孩子灌输:你要是不好好学习,长大了就像他/她们一样……
部分人潜意识中还停留在过去,蓝领工作不太被看得起,收入低。
然而事实是,现在送快递、技术工人、工地的重体力劳动、大货司机等岗位,干得好很多都能月入过万。
有些大学毕业进公司当个普通白领,很多人也就四五千。
对比国外发达国家,这种现象更明显,修水管、修汽车、货运司机,都是中产收入,比很多普通的办公室工作高。
为什么呢?受高等教育有用吗?
过去蓝领工作收入低,是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。
大量的就业人口,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不高,体力劳动的价值被低估了,现在只是在恢复正常的过程中。
普通的白领工作,没有我们想得那么有价值,市场是以结果评估人力价值,不仅仅只看文凭。
你的工作如果替代性很高,就不会有好的收入,或者说想多赚钱就得靠拼时间拼精力。

举个例子:
如果开卡车月入3000,当文员也月入3000,你都可以应聘,那选择哪个工作?
好了,卡车太苦,不愿意干,市场加钱,5000行不行,10000行不行。
稀缺性也就直接影响了蓝领的收入。
吴晓波在跨年演讲时表示,1978年到2019年,中国蓝领工人的年薪资收入增长了150倍。这个增长幅度,大大超过白领的收入增长水平。
甚至近几年不断出现高学历人群,抛开所谓的“面子”,加入蓝领的队伍当中。
对比上一代的蓝领群体,如今蓝领群体的整体学历也大幅提升,对薪资待遇、社会保障、个人发展等提出了多方面的诉求,部分蓝领行业待遇也在不断完善中。
白领工作当然也有收入高的,它的天花板毕竟比体力劳动高很多。如果想有发展,要么更专业,你的能力很少人能替代,要么走管理,承担更大的责任,背负更重的指标,有更强的综合能力。
由于现在对孩子教育的重视,每年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数量不断攀升,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学历通胀仍在继续。结合市场行情,未来教育重心或许会逐渐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靠拢。

声明 | 文章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【小司聊理财】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昆明贷款网删除
